在“包整”,吃遍贵州特色美食
“贵州有九州,一城一滋味。”
众所周知,贵州的奇山秀水、多情人文酝酿了多元的贵州美食文化。说到“吃”,贵州从来不会缺席。
丝娃娃、洋芋粑、米豆腐、鸡肉汤圆、红油米皮、小锅凉粉……每一个耳熟能详而又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背后是贵州九个市州人民对于美食最浓缩的“智慧”。
6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观山湖区林城东路的CC park B馆的包整贵州小吃研究中心。木质装修简洁大方,极具民俗民风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

木质装潢以及特色傩面具充满了浓浓贵州味儿

明档操作台,干净卫生看得见
“包整”创始人彭潇禾告诉记者,“包整”这个名字源于一个文艺范小姐姐的突然奇想,店内的招牌菜“丝娃娃”必须用手“包”起来吃,贵州人吃东西,用方言也可以说成是“整”,于是“包罗万象,化整为零”,一个活色生香、惟妙惟肖的名字就这么诞生了,包括店内的标志也是一个“包拯”的卡通形象,“谐音梗”玩得恰到好处。

簸箕装的丝娃娃,充满了儿时的回忆
大美黔地青山绿水,每座城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的美食。店内囊括了贵州省九个地州的精华,每一款小吃都是创始人彭潇禾亲自带队前往当地试吃筛选而来。“吃遍贵州,何必走远,来“包整”就可以一站式搞定。我们搜罗四野八方,找寻食材美味,最大限度还原贵州各地的小吃,用原始或创新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位顾客,分享贵州人专属于家乡的美食回忆。”

明档内正在制作蛋裹辉煌(蛋包洋芋)
“就像安顺的小锅凉粉,很多人吃不惯霉豆腐那股特殊的味道,但是我们‘包整’却想保留这股原味,如果问我迎合大众和保留原味中选哪一样,我会毫不犹豫原则保留原味。我最想带给大家的就是专属于回忆的原始味道。”曾经从事过媒体工作的彭潇禾表示还原本味是一个能记住人、留下情、怀念过去最饱满的载体。

吃丝娃娃前先打一碗酸汤过过瘾
“包整”的小吃除了是最大限度还原了当地特色外,使用的造型也千奇百怪又充满乡村风情,用簸箕装盘的丝娃娃、蜂窝煤外形的酱油饭、竹吊篮装着豆腐圆子、鱼篓插满片片鱼、五彩手搓冰粉……在包整,吃的是本味,看的是新潮。

包整独创的茅台火焰酱油饭

凯里酸汤片片鱼,有鱼塘“内味儿”了

不同颜色、不同果蔬制作而成的五彩水果手搓冰粉
据了解,目前“包整”的营业额已恢复了八成,高峰期需要排号80来桌,端午小长假期间共接待1400桌左右,平均每天都有十多桌顾客使用多彩贵州消费券进行买单。
“贵州美食很有地方特色,只是缺乏包装和推广,我们想要尽自己的努力,在整合九市州美食同时,还制作精美的干货伴手礼,让贵州美食走出去。”彭潇禾说。
作者:侯萌 实习记者 王诺兰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