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开阳宅吉乡:藕渔立体种养 美生态富百姓

时间:2020-07-08 09:36:10 阅读量:2 来源: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梁永洋)“一片荷花、一池莲藕、一沟龙虾、一塘活鱼,一田四用、一水四养。”在开阳县宅吉乡堰塘村藕鱼扶贫项目基地,连片的荷花相互交织,处处呈现出和谐共生、一田多用、立体种养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虽然田间忙碌的群众脸上满是汗水,心里却浸润着丰收的喜悦。

  宅吉乡地处开阳县北部,是贵阳市20个特别困难村所在乡镇、也是全市最缺水的乡镇之一,要想改变宅吉发展面貌,必须解决水资源匮乏和利用的难题,乡党委政府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将集镇上连片的稻田进行集中开发利用,储存水资源。同时探索藕渔立体种养,积极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完善利益联结,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近几年为提高土地收益,村里鼓励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可是水稻卖不上价,租金和农资却是不断上涨,土地流转少人问津,作为宅吉乡村级发展的“领头羊”,这可愁坏了堰塘村支“两委”。

  2018年,宅吉乡党委政府积极作为,为堰塘村发展开出了“良方”,规划了蓝图,动员贫困户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加入扶贫资金,引进吉诚农业发展公司,运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使用扶贫资金120万元,流转土地50亩,成立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藕渔立体种养。

  堰塘村副主任余万兵算了笔账:实施“藕渔共生”,现在亩均可产莲藕6000-8000斤、鱼200-300斤、虾400-500公斤以上,亩均产值达9000元以上,纯利润可达4000余元。其中,小龙虾最高可卖到30元1斤。

  “我每天负责看管这些池塘,这几天正是收获季节,引来了周边垂钓爱好者的打卡,每名垂钓者收费是25元,1天算下来会有20余人,仅这笔收入每天就有500多元。”

  江秀国是堰塘村的贫困户,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藕渔项目,自己也在这里务工,基地还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对其进行委托帮扶。现在不仅可以拿到工资和分红,还能领取土地承包金,生活蒸蒸日上的他干起活来也特别有劲。

  “现在我们藕渔项目前景好,正打算扩大规模,实现了60户236人的贫困人口分红,还能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流转更多贫困户的土地。”基地负责人符勇说道。

  自2019年堰塘村藕渔项目发展以来,以入股的形式分红达60000元,给贫困户付土地承包金约15000元。

  宅吉乡党委书记唐玉军表示,在藕渔空间,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田,从最开始种植水稻,逐渐发展藕渔立体种养,如今形成了休闲观光现代农业。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挖藕、垂钓等,后续还可以在这里度假休闲购买富硒农特产品,这样就实现了一二三产的高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如今,在新思维、新模式、新业态的加持下,宅吉乡农业正快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跨域式的发展,相信堰塘村藕渔立体种养,只是全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三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富硒桃2.21万亩、猕猴桃2000亩、耙耙柑600亩、蜂糖李500亩、柑橘500亩、蓝莓320亩、蜜蜂养殖2000箱、香菇种植120万棒,通过利益链接、入股分红、产业发展,全乡贫困户292户1149人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