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魏东亭就是案例
很多事,不是不想说,而是不能直接说,只能深埋心底一辈子。
《雍正王朝》中,魏东亭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本该家产万贯,颐养天年,结果却因还不上欠款,还被卷入夺嫡之争,最后一死了之。剧中,魏东亭的欠款,可以说有几分情有可原,但他为何宁死也不愿对康熙说出实情?
欠款的部分原因,在于自己治家不善
胤禛在魏东亭的追悼会上,已经将话挑明了,是魏东亭的儿子喝花酒、养小老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这才导致魏东亭找户部借款。子不孝,父之过,魏东亭教子无方,治家不严,这才出现问题。
胤禛都知道你家的丑事,康熙会不知道吗?在这种情况下,你魏东亭跑去找康熙,人家直接给你揭老底了,你怎么办?那时辰,大家都尴尬。
深受皇恩,不想当面给康熙制造麻烦
魏东亭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从小就跟康熙一起玩耍,还协助康熙立下战功。后来,正是凭者着这层关系,魏东亭南下江南,长期把持两淮盐政与织造局。这可是当时肥得流油的差事,也让魏家富甲一方。可以说,康熙对魏东亭,恩同再造。
但是,这种包衣关系也有很不好的一点,那就是仆对主有很强的人生依附关系。不管是出于感恩还是孝顺,魏东亭都要对康熙忠心耿耿,哪怕倾家荡产甚至付出生命。
追缴户部欠款是清代的一粒尘埃,但落在魏东亭身上就是一座山。他作为欠款的个体,还钱是天经地义之事,只是他实在无钱可还。那他的钱都去哪儿了?
除了被不孝子败家,其实大头都被康熙给花了。康熙到江南游玩,魏东亭为表示孝心,多次邀请康熙住在家里。天子的衣食住行,用极尽奢华来形容也不为过,花费可不是一般的惊人。这事走正常渠道,可以到内务府报销一部分,但大多都自费了。魏东亭即便再宽裕的经济状况,也经不住康熙这么玩。于是,问题就来了,你魏东亭心甘情愿请客吃饭,把自己给吃穷了。
本来,这事搁在平时,魏东亭私下找康熙谈谈,委婉一点把困难说出来,康熙很大可能会念在往日的情分上,给他点体己银子。但胤禛追缴户部欠款那会,是非常时期,如果魏东亭这个时候跑去找康熙,这不是叫人家为难吗?如果救了魏东亭,其他人肯定不服,会导致追缴工作流产;如果不救,康熙心里又过不去。
魏东亭作为一个追随康熙几十年的忠臣,考虑问题的方式都是帮主子解决问题,而不是求着康熙免债,这纯粹是制造问题。
魏东亭之死,不单单是还不上债
还没开始追债,魏东亭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关系。他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跑到朝阳门码头接风。但是,这些雕虫小技都没用,人家不买他的帐。
由于魏东亭是欠款大户,他也因此成了重点追缴对象,成了还款压力最大的那个人。病急乱投医,魏东亭求人不成,反到成了皇子争斗的工具。八爷利用他攀比人家,把太子给拉下水;九爷利用他,挑拨四爷与十三爷的关系。这样一来,他就像一个被人踢来踢去的皮球,踢过几次后就彻底爆了。如果魏东亭还能坚持活几天,等到老臣集体赖账或有人出来收买人心,他就可以峰回路转。
秋媚说: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魏东亭事件给人的启发就是,即便有钱也不能摆谱,接待上级要适可而止,懂得感恩也要有私心。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