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河南这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有诀窍

时间:2019-10-26 13:23:17 阅读量:1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

 

 

在修武县,传统村落星罗棋布。修武以“美学+”理念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美学经济”向各个领域延伸。“藏在深闺”的古村落在“美学经济”引领下,在全域旅游带动下揭开神秘面纱,百年古宅、老家味道、乡愁情思引来游客络绎不绝。

 

    

晚秋时节,走进国家级传统村落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寻访古村变迁,感受脱贫攻坚的铿锵步伐,在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浪潮中,见证古村落这颗明珠“大放异彩”。

    

 

豫晋古道旁斗水涌奇泉

    

秋日阳光轻柔,驱车从云台山茱萸峰向北开,山峦起伏,远山近景,争相辉映。不到半个小时,一斗水村映入眼帘。

    

这里海拔1100多米,位于豫晋两省以及辉县、修武、陵川三县交界,一条青石古路从村中穿过,北到山西,南通青口坡大草坪,穿过大草坪直达焦辉公路。

    

村党支部书记靳福川介绍,早在明朝时候一斗水村就已经远近闻名,商贾经此把南方及中原地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驮运到山西及关外。一斗水山高路险,南来北往的人到了这里叫苦连天,于是全村老少便组织起来,历时数年修成了这条青石路。

    

“一斗水”的名字从何而来?跟着靳福川向村西北走去,不多远,一座凉亭下有一口水泉,泉眼是一天然形成的巨石,泉口大小如斗。

    

“刚开始泉水仅有二尺余深,山民取水,一次只能取水一桶,但随取随涌,取之不尽。因恰好在千年古道旁,过往马帮客商都在此歇脚饮水,久而久之渐聚成村。”靳福川介绍,现在的一斗水泉经过历代开挖砌修,已经成为一自涌井,井水清澈,深约两三米。

    

一斗水村由外口、东沟、西沟三个自然村组成,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走在村中,清幽安静。“有山有水有树林”成为一斗水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一斗水村,最引人瞩目的是古老的石头房子。每家每户皆是,其中现存明清时期的石头房有数十间,全部由石头精雕细琢而成,其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

    

石头房前,农舍中几只鸡在悠闲踱步,一条黄狗趴在家门口慵懒地睡着,古道边长着半人多高的野草,开着寂静无名的野花,一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静谧之美。

 

 

 

云上石头村振兴谱新曲

       

站在现代深情回望历史,历史也在踮起脚尖期盼未来。

    

当外面的世界蓬勃发展时,一斗水村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其成了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村里老人介绍,过去村民和外界联系都要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攀爬山路。山路上有一块巨石,村民叫它“阎王的鼻子”。因为每次路过,稍有闪失就会掉进望不到底的悬崖。

 

    

怎么办?

    

上世纪70年代,时任一斗水村党支部书记郭麦旺站了出来,他带领方圆20公里12个自然村的300多名劳力,翻悬崖、凿峭壁,用一根根铁钎、一把把铁锤,从严冬到盛夏,从酷暑到寒冬,在前后20年里,打通了19条山洞,修成了总长度达4831米的隧道公路……

    

如今,从高处鸟瞰,一斗水村向下贯穿的19条穿山隧道,曲洞连环,龙盘蛇绕,在悬崖峭壁间呈螺旋式上升之势,已经成为云台山的重要景点——“叠彩洞”。

    

他们10年辛苦修建的修陵公路于1989年全线竣工通车,不仅使本村和公路沿线山民从此告别了交通闭塞的历史,而且成为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为发展省域经济,尤其是为当今发展旅游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青石古道,修陵公路是一条年轻的盘山公路,恰好是它的年轻,使更多的人认识了一斗水,了解了一斗水。

    

一古一新,成就了如今的一斗水:寂静的山村人气旺了起来。村民利用家里的老房子做起了农家乐,“云台山上的石头村”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品农家菜,住石头房,看神奇山泉。

    

靳福川介绍,凭借传统风貌优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采农家果、享农家乐”在村里成为潮流,现在村里已经有20多家农家宾馆,全力打造特色休闲度假游。

    

村民贾玉同原来在云台山景区租摊位卖特产,看到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果断将自家院子改造成农家乐,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云水农家”。3个标准间,每间房150元到160元,2个普间,每间房50元,生意很红火。

    

“守着家门口,比在山上做生意自由和方便多了。”贾玉同笑着说。

    

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辅以云台山景区就业、农副产品种植等精准措施,一斗水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去年年底,村里的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一斗水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古村焕新生文化永传承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变迁。

    

古代商贾沿古道经一斗水村,到达中原和南方,到达人口稠密的地方淘金,辛苦寻找生存门路和发家之道;如今,人们从熙熙攘攘的城市蜂拥上山,进入一斗水村这样的古村落,追求休闲娱乐和健康养生的高品质生活。

    

“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特殊的民屋建筑对我有强烈的吸引力,这里集生态旅游、餐饮住宿、农耕文化体验于一体,在农家生活中沉醉、回味,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来自山东的游客肖毅说。

    

修武县传统村落资源丰富,目前共有西村乡双庙村、平顶爻村、长岭村等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西村乡桃园村、裴庄村、后河村等5个省级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日渐散发出魅力。脱贫之后,如何把乡村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借助旅游资源走上致富和振兴道路?

    

今年年初修武县先后邀请10多批世界级和国内顶尖注册建筑师、美学专家,对该县包括传统古村落在内的诸多美学项目等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该县美学发展方向,并希望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全域美学发展。

    

修武县以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的方针,指导乡镇和相关村庄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瞄准机会,率先行动,一斗水村在整体脱贫之后,因地制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山区群众致富步伐。

    

“一斗水村地处深山区,昼夜温差大,果品品质也优于平原地区,我们重点发展核桃、花红等干鲜果品生产。另外村里林木资源丰富,且多是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栎木和青杠木,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黑木耳、花菇等食用菌种植也是增加村民收入的好途径。”驻村第一书记秦志凯说。

    

除此以外,还重点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让游客在传统村落旅行中,感受乡村历史文化的魅力。

    

“我们把乡土文化的复兴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彰显乡土文化。在实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中,每一个人都要有坚定‘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的文化自信,增强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文化自觉。”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说。

    

100年乃至1000年后的一斗水村,依然需要一斗水汩汩流淌的清泉,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清流注入……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