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良渚水坝遗址等均入选!第八批国保单位评选过程大揭秘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截至目前我国已核定国保单位5058处。在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第八批国保单位共762处,另有50处与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
“从类型看,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墓葬30处、古建筑280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其他12处;从省级行政区域看,这批入选较多的省份有山西、河南、浙江、安徽和湖南。”刘玉珠说。
焦点一:本批次国保单位如何申报遴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部分中央部门和单位按照要求组织专家评审推荐,截止到2019年2月共提交3123个申报项目。”刘玉珠说。
3月以来,国家文物局按照程序对申报项目核定,邀请来自56个部门和单位的99名专家进行评议、投票,组织71名专家对176个有疑问项目进行实地复核,研究形成了推荐名单。
7月,国家文物局就推荐名单书面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也采取不同方式征求了部分省级人民政府的意见,并对推荐名单作了修改、完善。9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按照《文物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将推荐名单报请国务院核定公布。
焦点二:本批次申报遴选过程有哪些特色?
在遴选过程中,哪些单位有资格入选国保单位范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当初确定了原则——价值优先、质量第一、完善体系、填补空白。
另外,本次拓展了申报渠道。过去是由县报到省、再由省报到国家,最后评审;在此基础上,这次还请了军队、国防科工委、各个民主党派等推荐项目。
在“私人所有”方面,宋新潮提到,过去没有明确在申报前是否征求所有人意见,这次明确要求征求意见。“因为有些属于个人财产,如列入国保单位,则更强调公共属性,所以要尊重产权人意见。”
从工作角度来说,整个申报强调如何通过申报促进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比如,针对前七批已督促各省首先要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带等。
焦点三:国保单位申报遴选是否有固定周期?
“国保单位评选没有比较固定周期,但有一定的遵循。”刘玉珠说。记者注意到,1961年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一批1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国务院于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2006年、2013年陆续公布了第二批至第七批国保单位。
据了解,“文物保护单位”概念最早在1956年国务院《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中提出,1961年被写入《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被写入《文物保护法》。“实践证明,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作为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对我国文物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刘玉珠说。
焦点四:本批次国保单位有哪些特点?
宋新潮介绍,从总体来说,除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外,这次还包括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水利遗产、军事遗产等,以及反映近代以来教育、交通成就的项目,比如,北京站、天津北站等。
另外,还有以下特征:强调“近现代”。本批次“近现代”项目占30.7%,接近1/3,远超第六、七批;前七批中反映新中国成就的文物只有22处,这次增加了40处。
强调“古建筑”。宋新潮说,这次从古建筑角度来说,更多体现的是“拾遗补缺”,遴选类型多是过去没有充分重视的;还关注纳西族、瑶族、傈僳族等边疆民族地区古建筑保护。
强调“古遗址”。这次入选的古遗址一半以上是这些年的重要考古发现,比如,长白山神庙遗址、良渚水坝遗址、海南沉船遗址等。
焦点五:如何做好后续保护与活化、利用?
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强第八批国保单位的保护管理,国家文物局将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抓好保护管理,确保文物安全。比如,完善记录档案,设立保护标示的名号;同时,督促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文保措施。
二是开展部门合作。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切实将文物资源的保护红线和刚性要求纳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将文物安全纳入国家战略之中。
三是深化保护利用改革,让文物活起来。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深入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尽可能地让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本批次近现代革命文物比重显著增加,共138处革命文物纳入其中。刘玉珠说,将以这次公布第八批国保单位为契机,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继续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进一步加强革命史实的研究和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和展示利用。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