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四川成都崇州市:“林业共营制”绿了荒山富了群众

时间:2019-09-24 19:16:30 阅读量:0 来源:

全面深化改革·百姓获得感】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在四川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斜阳村,林间分片种着白芨、金钟花、金线莲等中药材,满眼葱茏。原本杂草丛生的林下空地,在季崧林地股份合作社的经营下,摇身变成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宝山。

  季崧林地股份合作社是崇州市“林业共营制”改革中首批成立的合作社。合作社借鉴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公开竞聘合作社林业职业经理人,形成“理事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内部管理机制,将分散的农户纳入林业大生产体系中,有效破解了林业“谁来经营”“谁来生产”“谁来服务”的难题。

  崇州森林覆盖率很高,林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林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缺失、生产主体缺失、服务主体缺失三大难题突出,林农几乎没啥收益,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也不高。2016年7月,斜阳村100多户林农,以1100多亩林地经营权折资折股成立季崧林地股份合作社,以公开竞聘的方式聘请林业职业经理人,开启了以“林业共营制”破解三大难题的探索。

  股份合作社作为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整合了林农手中分散的林地资源,为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崇州市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思路,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的“五权分置”,让林农吃下了以林权入股的定心丸,有力推进了林地产权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截至目前,崇州已颁发林权证2.1万本、47.8万亩,全市已组建林地(木)股份合作社53个,入社林农5300余户,入社林地6.2万余亩。

  合作社通过公开竞聘,聘请懂林业、懂市场的林业职业经理人,负责解决“种什么”“怎样种”“怎样管”等问题,提出具体生产实施意见、生产成本预算、产量指标等,再由合作社成员讨论通过后执行。截至目前,崇州已培育职业林农623人、职业森林经理人108人。

  崇州还积极推动“林业+互联网”,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整合人、技、财、物等服务资源,建立“农贷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一系列林业综合服务措施,为现代林业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据悉,林业专业合作社采取“纯收益按比例分红”“优先股+二次分红”“佣金+股份分红”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提高入社林农收益。2018年,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4100元。

  崇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几年的改革探索表明,“林地(木)股份合作社+职业森林经理人+林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林业共营制”,破解了集体林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促进了林业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保障了林农“离乡不失林、离乡不失利”,推动了“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4日 02版)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