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还想“防火防盗防记者”,没用!
图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下发通知的微信群聊截图。图片来源,网络。
这两天,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一家派出所向辖区内旅业、沐足业、娱乐业的经营者下发通知,称发现记者后须及时上报,其微信群聊截图在网上热传。(新京报5月14日报道)
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出现。引起我们思考、质疑、不解的是,为什么还有人在把防记者当做一项重要工作?实际上,严防死守记者,不如防治一下自己内心的不思进取。
今天还在防记者的人应该是学习不足的人。至少,他没有认真了解新闻媒体的发展,也没有研究舆论生态的变化,更没有关注过话语权的转移。
“防火防盗防记者”这样的想法和做法至少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人们对于社交软件的认识还不是以信息传播为主的微博、微信、抖音、快手而是 “偷菜”“占车位”等社交互动小游戏。
那时的防记者,或许还是有用的。
然而今天,无社交不传播几乎成为一种常态,信息的传播早已在这十五年间从传统媒体独有转变为人人共有。这种传播权利让渡的结果是,公众个体能够发出声音,甚至是有影响力的声音。
退一步讲,如果你真想堵住悠悠之口,那么你最应该做的不是防记者,而是切断所有知情者使用互联网的机会——可能吗?
其实,如果要想防住众人之口,倒也不难——解决问题就是了。
民众想要曝光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不会是刚刚出现的问题,也不会是小问题。问题出现之时,不去“抓早、抓小”而是有意或无意地放任其长大、扩散,到了难以解决的时候,考虑到“政绩”的需要,相比于处理已经复杂化的局面来说,让事态平静而非平息似乎是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做法。如此“确定”的选择,显然也是在事情处理方面不思进取的表现。
因此,与其处心积虑地在这里防记者,不如去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同时,更应该深刻反思一下,为什么问题发展到了今天这一步——在“早”“小”阶段为什么没有得到处理?是谁在拖延,是谁在推诿,是谁在催化事态恶化。把这些人找出来,切实防范这些人的违规行为,可能比防记者更有效。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