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治理要“治”到百姓心坎上
扬尘治理要“治”到百姓心坎上 近日,一位郑州网友在人民网留言中反映,渣土车满地跑,导致“地上厚厚一层土”,洒水车过后道路变得泥泞,使得一些私家车外观非常脏,甚至“脏得车牌都看不清”。针对该网友反映的这种情况,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详细解释称,由于市区建设开工项目多,在主城区道路扬尘严重的地段适当增加了洒水频次,随着郑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的深化、细化、长效化,洒水降尘频次将会适时调整。同时,为了更加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郑州市城管局表示正在对洒水降尘方式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强洒水作业人员的培训,优化清扫作业模式,探索使用抑尘剂等其他先进技术手段等等。(据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城市要建设、经济要发展,难免就会有项目建设、工程施工,渣土车在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很容易把城市道路弄的很脏;而无论是哪一层级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压力都很大,采取一些洒水、喷雾降尘的方式,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是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扬尘治理,也不能一味地为了洒水而洒水,为了降尘而降尘,一定要将工作做细做好,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天天生活在休养生息的城市中,都希望过得舒心安心放心。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及其党政部门在做决策、做事情的时候,要多考虑百姓的感受,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千万不能闷着头做事,而不顾及群众的实际需求。就拿大气质量治理来说,各级各地党委政府以及主要负责同志,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不仅站位很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而且亲自过问,亲自召集会议部署安排;其次,设备投入、资金保障可谓前所未有,各种高端洒水、喷雾设施一应俱全。但是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一方面空气指标并没有下降,另一方面频繁的洒水让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怨声载道,大有“吃力不讨好”之嫌。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与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没有完全与老百姓的需求合拍有关。一些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简单化、机械化、形式化倾向,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党的群众路线。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无论是哪一层级的干部,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到群众中去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也不允许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更不能不接地气、不贴近老百姓实际,搞自我感觉良好的一套。比如前文提及的扬尘治理来说,市民洗的干干净净的车,跑出去一趟,脏的车牌都看不清了。原因就是遍地洒水车不节制的作业,只管洒水,地上泥糊糊的,车跑过去就成了泥车。扬尘治理不是只管洒水就能解决的问题,满地跑的渣土车不处理,地上厚厚的一层土,洒完水就是泥,来往的车无法保持干净。对此,作为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地到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及时改变工作方式,千万不能等老百姓“投诉”或“骂娘”的时候,再去整改,就有点被动或晚了,要经常性地检视自己工作中有没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分,并及时有效地整改,确保适销对路、效果良好。 维民所止,以民为本。只要老百姓反对的,我们要坚决不做;只要老百姓拥护的,我们要下功夫去认真做好,不能也不允许辜负群众的期盼。扬尘治理,是很必要,但必须因时因地因况进行优化调整,多征求群众的意见,多接受群众的监督,多发动群众参与进来,既要让老百姓呼吸到洁净的空气,更要让老百姓心情舒畅、心里舒坦,切忌眼睛只盯着“上面”的要求,只为了所谓的考核指标,而罔顾了民声民怨,要知道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也未必能取得呱呱叫的实绩。 (倪洋军)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