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坠机遇难的第二天,这位中国女孩经历了第二
埃塞俄比亚航空空难现场
埃塞俄比亚空难,机上157人无人生还,包括8名中国乘客。
空难发生在遥远的非洲,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失去的生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但是对那些遇难者家属,却意味着真正的痛苦和长久的悲伤。
埃塞尔比亚空难的悼念仪式
让人想不到的是,除了悼念,在网络上还弥漫着另外一种情感:一个遇难的浙江女大学生的微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人对这位遇难的女孩进行了攻击。
攻击的理由,看上去不可理喻。女孩很漂亮,于是她的美貌成为被攻击的原因。她和男友的爱情也被攻击,甚至连去非洲看长颈鹿,也会被网友质疑,“为看长颈鹿跑到非洲,中国没有长颈鹿吗?“和那些侮辱性的话语相比,这一句已经算是非常温和了。
微博上的攻击
目前,遇难女孩的微博内容已经被清空,新浪微博官方账号也发布消息,关闭多个对女孩进行人身攻击的账号。但是,那些攻击的内容并未消失,甚至已经蔓延开来。在报道这个女孩故事的媒体账号下面,仍然有大量网友对女孩进行攻击。我们很难把这次攻击理解成极个别人的精神短暂失常,它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普遍性的病症。
这样的攻击不是第一次出现。去年郑州空姐遇害案,受害人的照片也被广为传播,一些人也质疑她的美貌和晚归,甚至有知名自媒体在推文中写出黄色下流的片段,引起轩然大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能都要面对这样的处境:一个人一旦意外去世,成为新闻的“主角“,他(尤其是她)的微博微信,就会成为素材,暴露在公众眼前,并且任人评说。
人们也注意到媒体的伦理问题。埃航空难发生后,北青报一位记者试图联系遇难女孩的朋友了解信息,被那位朋友斥责为吃“人血馒头”。这种反应当然是过度的,严肃媒体对空难的报道,除了追问原因和飞机的安全隐患外,也会设法写出一些遇难者的故事,这些故事作为灾难报道的一部分,触动人心,也会对事故的调查起到推动作用。
让人担心的并不是严肃媒体的做法,恰恰相反,值得担忧的是这些严谨的做法正在远离我们而去。如今,记者可以不通过采访,仅仅依靠一个人留下的微博、微信内容,就能还原一个人的生前故事——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对遇难女孩的攻击让人忧心,但是我们却很难得出她微博上的内容属于个人隐私的结论。尽管她过去发的微博并不多,但是她在展示自己生活的时候,也想让更多人看到。
因此,这样的被攻击状况,本质上说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的生命都裸露在互联网上,只不过还没有受到审视罢了。一个人不幸遇难之后,他(她)就会遭遇自己的第二次死亡,而且毫无还手和反驳之力。在中文互联网世界,这通常是一种来自网友的审判,会让不幸的人变得更加不幸,让弱者承受更多的伤害。空姐被强奸后遇害,埃航女孩遇难后遭受攻击,其实都反映出社会上一直存在的恶意。
那些攻击者的心理,很值得琢磨。这里当然有“嫉妒”的存在,但是奇怪的地方在于,人们通常会嫉妒自己身边的人,甚至越是亲近就越有可能嫉妒,反而很难对不相干的人产生嫉妒心。这里也有“仇富”的存在,但是在网上,那些攻击者很有可能崇拜更富有的马云、王思聪。遇难女孩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在微博上晒出的“幸福”,爱情、美照,出国游、五星级酒店,距离普通人并不太遥远。是那些攻击者可能认为自己应该获得的,也能够获得的,但是却还没有获得。
攻击者的仇恨心理就此产生。在社交媒体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向世界展示“更好的自己”(夸大的自我),人们知道自己的展示有浮夸的成分,但是大多数时候却会认为别人晒出的幸福是真实的、值得羡慕、甚至嫉妒的。朋友圈只有“点赞”的功能,但是有多少人在礼节性地点赞的同时,心里却有连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恨意呢。人们使用网络流行词“拉仇恨”的时候,当然是半真半假的玩笑,但是在最深处却也是写实主义的。那个仇恨可能是轻度的、肤浅的,却也是无比真实的。
除了仇恨外,还有一种更普遍的冷漠。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研究了很多战争照片。她注意到,在大众传媒时代,战场的照片经常被登在报纸上,读者从最开始的震惊,也变得越来越麻木,人们对“他人的痛苦”,越来越失去感同身受的能力。
苏珊·桑塔格的著作《关于他人的痛苦》
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冷漠无疑更普遍了。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现场发生爆炸,我正好在老家,和九十多岁的老奶奶聊天。她看不懂电视上的画面,但是却被人们的受伤和奔跑震惊了。“那个人浑身是血,一定好痛啊。”老奶奶的反应让我震惊,因为我对电视上的苦难完全无动于衷。比那更恐怖的画面,我也见过不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也看到过很多灾难现场的照片,能够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好坏,但是却失去了人面对灾难最本真的反应能力——很不幸,现在每个社交媒体用户,都多少变成了媒体工作者。
社交媒体时代新的仇恨和冷漠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大部分网络暴力的底色。这也能够理解,很多人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攻击那些和自己无关的人。我们失去了对受害人处境的感受,而更加注重自己的“快意”。几年前,很多人还信奉“围观改变中国”的理念,人们期望网民能够形成某种舆论力量,惩恶扬善。但是现实的荒谬之处在于,它有时候也会把恶意集纳起来。有了网络,就有了“网络暴力”。
如果给“网络暴力”写一部历史的话,对埃航空难遇害女孩的攻击,应该能够占一页。过去人们攻击的人,多少是有道德缺失的(比如小三,摔狗者),这一次被攻击者不但完全无辜,也是彻底的受害者,她理应受到无限的同情和叹息。这也说明,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这种局面。这完全是随机的,也无法预防。
大家一周阅读排行榜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