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努力锤炼“四力”讲好燕赵故事

时间:2019-08-25 09:23:44 阅读量:0 来源:

分享到:

河北日报2019年“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努力锤炼“四力”讲好燕赵奋斗故事

脚下的路越长 心中的爱越深

最是一年春好处,燕赵大地气象新。

一年一度的新春走基层,是我们和春天的一次特殊约会。从1月21日到2月20日,本报70多位全媒体记者组成多路报道小分队,顶风雪、冒严寒,奔走在长城内外、山海之间、城乡巷陌,以全媒体的报道形式,生动地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燕赵儿女新春奔跑追梦,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努力奋斗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人民群众欢度佳节的喜庆祥和。

沉下心、深下去、实起来,在基层发现好故事,用全媒体讲述好故事,“新春走基层”报道成为增强党报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有效抓手,200多篇(条、组)全媒体报道,以小见大、以深求高、以情为文,让奋斗的故事更鲜活、更有力、更动人。

报告春消息

以小见大,让奋斗的故事更鲜活

“盼着总书记能再来德胜村,看看俺们今天的红火日子!”站在即将搬进的二层小楼新居前,张北县德胜村徐海成夫妇向记者脱口说出了这番话。

2017年1月24日,就是在他家,习近平总书记和当地干部群众围坐一起算脱贫账,鼓励乡亲们把马铃薯产业做大。那时,德胜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445人,徐海成家是其中之一。

春节期间,记者高振发、贾恒、耿辉先后两次来到这里采访,发现德胜村的变化很大,想报道的素材也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马铃薯已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徐海成家靠着卖微型薯苗,今年收入能达20万元以上。“我们村已脱贫摘帽”“我们的马铃薯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在农家炕头,在微型薯大棚,听着乡亲们发自内心的感激,看着他们眉眼之间抹不去的笑意,记者们决定就把“小土豆”致富的事儿写透、写深,消息《总书记为咱筹谋致富路,小土豆变成了金豆豆》由此一气呵成。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7次到河北视察,对河北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作为“新春走基层”报道的重点,为了让“总书记的牵挂”报道的视角更小、更实,更加契合传播规律,记者们深入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到过的地方,精心选取这些地方最新发生的新闻来报道,每篇虽然都是不超千字的短消息,但见人见事见真情,由此更加生动可感。

在这组“报告春消息”的报道中,人们还看到——阜平县春节前集中还贷周期里,超过95%扶贫贷款农户按期还本付息,说明金融扶贫扶出了“造血”功能,而诚信还贷还出了脱贫志气;西柏坡红旅小镇旅游饭店女老板四改菜单满足八方客人需求,小角度反映出“红游柏坡”成了老区乡村振兴新品牌;旗帜乳业在全球首创了婴幼儿奶粉生产加工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近百万中国宝宝喝上旗帜“鲜活”好奶粉;塞罕坝林场向最后的1万亩石质阳坡发起造林“总攻”,荒山造林成活率达到99%;崇礼严格落实总书记对其发展定位的指示要求,不贪大求洋,冬奥小城“小而美”“崇礼味道”更浓郁;雄安新区唐河污水库治理初见成效,昔日污水沟变身生态廊道……

“脚力开路,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这是记者汤润清的深切感受。几年来她曾十余次到唐山祥富里社区采访,每次都能写出不同的祥富里。“我觉得归根结底这是一个考验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问题”。这次走基层,还是在祥富里,她要求自己“走近些,再走近些”,写出的报道《我住在“精神高档社区”》,让人耳目一新。

报告春消息,奋进正当时。新闻的表达、真挚的情感、鲜活的语言、故事化的呈现、全媒体的传播,表达出了燕赵儿女对总书记的挚爱深情和奋进新时代的昂扬风貌。

一线好故事

以深求高,让奋斗的故事更有力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是七条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之一。2016年12月,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53公里全线贯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条断头路的打通以及在廊坊境内设有的五个出口,让记者解丽达“嗅到”了“好故事”的味道。

走走停停探访下来,解丽达发现,这条路,不仅让原本荒僻的乡村变成一座火爆的时尚小镇、让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父母在北京、爱人在天津、自己在廊坊的创业者不再为空间距离彼此牵挂。《一条协同路,串起好风景》就这样把协同发展的大主题,通过一个人的感受、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乡村的变化表现出来。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26”重要讲话5周年,选取生动的故事化的视角来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5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给三地百姓带来的生活变化,是“新春走基层”的一个重点。《一列绿皮车 京承两地情》讲述了原本用做铁路职工通勤的“绿皮车”在沟通两地的商贸往来、扶贫攻坚中有了新作为,成了见证协同发展进程的时代列车;《冷总在沧州创业的“热生活”》讲述了北京化工大学冷延国博士,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创业,投产8个月产值即达5000万元的鲜活故事……

记者沉下去,新闻“立”起来。鲜活的场景、生动的人物、火热的生活、奋斗的旋律、昂扬的精神……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亲切感、现场感扑面而来,从小角度入手,用真实具体的“一线好故事”,反映出各地落实省委3689工作思路的新成效新作为。

《从热销年货看供给侧改革》系列报道是今年河北日报“新春走基层”中的一组特色报道。《“故宫年货”牵手唐山定制陶瓷》《青龙黏豆包“包”进“家乡年味”》《邱县“小红薯”尝到市场“甜头”》《南宫黄韭盆景“栽”出好风景》《泊头小铁壶“福”送八方》等从年货市场的一个个热销产品入手,追溯到原产地、原产企业,来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创新点,还配上记者拍摄的实物、实景视频,现场感强,有说服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视角。

记者讲故事

以情为文,让奋斗的故事更动人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除夕夜晚,万家团圆,河北日报30多名全媒体记者在延崇高速松山特长隧道工区,在全省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上,在贫困山村的驻村干部“家”里,在都市里的末班公交车上,在背街小巷的清淘粪污的工作现场,和普通劳动者一起过年,一起坚守。

年轻记者董昌和省会两位淘粪工吴飞、段子超一起工作到大年初一早上。之前有朋友劝他提前采访,到时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就行了,小董坚持还是要和清淘工一起过除夕:“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能走近他们的内心!”

小董的判断没错,除夕夜里的这次采访,还帮着干活打下手,让他和两位清淘工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哥们儿”,知道了他们工作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吴飞是子承父业干上的这一行,比如他们平日里都是凌晨2时开始工作,清淘车从不走大路,都是选择背街小巷,为的是不打扰市民的生活。在臭味笼罩的工作环境中,董昌暗下决心要让人们通过自己的报道“看见淘粪工如鲜花一样芬芳馥郁的心灵”。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笔下、镜头中就能有更多动情的报道。《清华硕士驻村记》《驻村第一书记的团圆饭》《“懒汉”摘帽 脱贫争“星”》《68岁的姚生雨为啥想入党》等生动反映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的火热;《大山深处的第13个除夕》《90后女子探伤班:我们给铁路做B超》《海风“冻骨头” 巡逻不放松》等记录了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的坚守与奉献;《临漳五百“烧炭翁”转型忙》《文安塑企大户走下“黑榜”上“红榜”》《三天办四证 拿地即开工》以及《节后上班第一天》专题策划,以独特的视角、真实的记录、生动的表达,小角度多层面地反映了河北奋斗的“动感故事”。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中,一些“新品种”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创新表达,融合传播,记者们“变身”全媒体报道的特种兵,不仅写文字报道,还要拍摄新闻图片、视频报道,当出镜的主持人,融合报道《冀网媒新春走基层》《春到骆驼湾 山乡喜事多》《雄安:古乐悠扬迎新春》《省会公交末班车司机:发车还是去岁 收车已是新春》《直播|河北各地欢欢喜喜闹元宵》《震撼实拍!数千雪中受困车辆安全驶离》等在网络和移动平台上的点击总量近500万。

“再走近些,让报道带上温度” “俯下身才能接上地气”“守岁,就是守望责任”“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行走燕赵大地,见证温暖,书写感动,这是记者们发自内心的感慨,更是沉甸甸的收获。

春已至,行愈远。在深入基层中练就强劲脚力、在洞察生活中练就敏锐眼力、在勤学深思中练就过硬脑力、在书写时代中练就不凡笔力,用奋斗精神讲好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我们,一直在路上。(记者杨冰)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