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隅而照千里:平凡企业家如何走向成功?
图为:由日本人间自然科学研究所著,张可喜、魏亚玲编译的《守一隅而照千里——小松昭夫的企业经营之道》封面。
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时体制转向和平发展的轨道,大批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一时间形成了群雄并起、争奇斗艳的壮观局面。他们不仅制造了各种高质量的工业产品,供应了国内外市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确立了日本式经营模式,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为日本经济的和平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这众多企业家中,小松昭夫是最有特点的一位。他曾在总结创业经验时说:“做事业总是伴随风险,最重要的不是完成了什么,而是始终为了时代所需的正确事业坚持不懈。”这句话,对企业家经营企业、参与社会事务具有广泛启示意义。
创业之路步步坚实
小松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走上创业路的,作为长子,他背负着维持全家生计的责任。他最初创立的小松电机产业公司规模很小,在日本没有知名度,业绩也很普通,创业之初,公司成员也只有他和弟弟光雄两人。
1973年至1980年,是小松电机产业公司以修理业为主的草创期。这期间,小松苦苦摸索,终于找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实现了赶超太阳机械制作所的目标;
1981年至1984年,公司开始主要发展配电盘制造业务,小松在这段时间确立了企业的“社是”(经营理念和精神),即:“通过社业在社会上扩大欢乐之环”,并由此开始从纯粹的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的转变。
1985年至1993年,小松适应着节能、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需求,最大限度地运用IT技术等,开发快速卷帘门“门番”和水综合管理系统“八云水神”,奠定了小松电机产业公司作为技术开发型企业的基础。
1994年公司设立研究所,倡导和平、健康和环境保护,确立了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即“建立可持续生存的地球社会” 。
不懈奋斗彰显企业家精神
如今,小松电机产业公司规模仍然不大——注册资本金1亿日元,从业员105人,但小松已是日本享誉国内外的企业家了。
小松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赤手空拳努力奋斗出来的。
创业伊始,小松所拥有的全部资产仅是在大企业工作8年的经验和在大阪学习企业经营的2年实践。但他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善于学习,积极接受新事物,永不满足现状;他崇尚诚信,始终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他不怕失败,善于利用各种经营资源,化危机为商机。
在日本,为“企业家精神”所下的定义是:为创造新事业和企业所要求的态度、想法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松的企业家精神很强。
小松经营企业,不接受相关部门的认定和资助,保持着完全的独立自主;不录用亲属子女,破除了传统家族企业的世袭制;在经营方面稳扎稳打,采取“不借债”原则;他还把三方(买房、卖方、利益攸关方)满意而后利”作为企业的“行动指针”。
社会责任感强,赢得好口碑
日本著名政治评论家森田实曾这样评价小松:“小松昭夫是一位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而又积极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超人。”
在日本,许多在事业成功的企业家都把部分公司盈利或私人财产用于开展公益活动,通过设立财团法人等方式,兴办或资助科技、产业、文艺、体育、环保等事业,来尽企业的社会责任。小松就是这样名副其实社会企业家,他希望通过经济活动争取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小松就开展尽“社会责任”的活动,如设立知革塾和人间自然科学研究所,开展“一村一志”运动等。他还身体力行,在国内外积极开展反战和平与文化交流活动,为以化解日本同邻国之间的历史怨恨,他多次举行以和平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并带领公司员工多次访问韩国、中国等近邻国家,在首尔、北京、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以献花和捐款等形式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受害者表示慰藉和哀悼。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努力和成就,2013年入选由和平博物馆国际网络在荷兰海牙举办的“世界慈善家20人展”。他正确的历史观,也成为他在业界“一览众山小”的重要原因。(张可喜 作者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