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济南市市中区全力打造 “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

时间:2019-08-25 09:08:16 阅读量:0 来源:

原标题:串珠成链、协同创新按下新旧动能转换“快进键”济南市市中区全力打造“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系经济转型升级,是统领山东省、济南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作为山东省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市中区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承接全市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任务,聚焦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沿二环南路规划建设一批优质产业园区和平台,规划打造“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新动能是新事物,呼唤与时俱进的改革智慧,更需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营造相应环境。按照“2+5+3”的总体规划,济南市市中区将坚持科技强区战略,主动承接全市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任务,立足园区布局,以二环南路为轴线,扩容提质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着力打造两大“孵化器”、五大产业基地、三大“助推器”,构筑集人才引进培养、资金供给保障、信息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于一体的创新发展新高地,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现代金融等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趟出一条激活新旧动能转换的“市中路径”。

建设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两大“孵化器”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扩容器”

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道路上形成特色?济南市市中区将以园区作为承接项目、集聚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载体,推动二环南路周边各大园区协同发展,以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为两大“孵化器”,让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

记者了解到,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位于二环南路兴隆片区,按照“2+3+5”的发展策略,该园区将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展示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两大引擎驱动,能源环保、新材料、生物医疗三大主导产业,综合服务、投资融资、科技中介、科技培训、公共配套五大服务推进,计划打造国内一流的集科技会展、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产业孵化、科学试验、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区已签约入驻企业60余家。位于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内的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系国内首批面向国家领军人才开展服务的综合性创业载体,以围绕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构建人才链为核心,以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建立研发中心及院士工作站,规划建设成为“领军人才的培训中心、高端产业孵化培育中心、创业项目的推介中心、知识产权的交易中心和创业服务的数据中心”,实现国家领军人才的高度聚集,成为独具山东特色、彰显国际水平的高精尖领军人才孵化中心、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传统+新兴“双擎”驱动
市中南城崛起科创产业发展载体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济南市市中区对标“精明增长”,谋划“多核发展”,做好传统优势转化、扬长补短的大文章,实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两个引擎”带动新旧动能转换,全力助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提质提速。

具体而言,济南市市中区将建设科创企业总部基地,依托绿地新都会商务楼宇及复兴片区7.14平方公里区域,大力引进科创企业总部、科技研发中心、科技研究院及央企、省企研发总部、区域总部,推动科技要素、创新要素、科创资源集聚,同时结合M2线轨道交通建设,发挥复兴枢纽优势,打造轨道交通产业科创企业总部基地;建设中国重汽小镇,拟依托中国重汽卡车公司,整体推进7个村连片改造提升,规划布局汽车高端制造产业园、机器人、环保装备产业园及智能装备产业园等载体,承载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重点高新产业,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中心以及生态环保研发总部集聚区;建设白马创智谷,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积极发展“产城创”生态圈模式,全力打造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智能制造、智慧生活、“双创”于一体的开放型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医疗康养产业,建设便民惠民康养设施,助力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努力打造市中样板;建设泉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文化+”“互联网+”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把园区打造成为济南西部文化产业的新高地;建设七贤未来城,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创新链,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企业、高端人才,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在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业汇聚等方面构建全新的生态体系,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高品质宜居生态城和科技要素集聚、科创产业发达、辐射力强的产城融合高地。

优势产业溢出效应进一步彰显的同时,如何在腾笼换鸟中率先突围?济南市市中区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抓手,打造山东新金融产业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山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集团(泰山大学科技园)三大“助推器”,围绕新兴金融、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发展新“引擎”。

强化五大保障

护航新旧动能“转”出新成效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加快市中新旧动能转换速率,离不开体制机制保障。济南市市中区强化5大保障,着力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从组织、资金、人才、技术以及环境等方面,为打造“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提供强有力保障,推动产业带不断做大做实做强。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济南市市中区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18个重要职能部门组成的科技创新产业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以及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中心,建立专业化招商团队,勇于改革创新,及时解决推进中的问题,统筹推动多园区协同发展。

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市中区产业发展计划及发展政策支持》《加强市场主体建设100条措施》等政策,设立科技研发、科创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智能制造业发展扶持资金,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新动力。

强化人才保障。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团队)引进、重点产业紧缺特殊人才引进、重点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和“市中英才”四大工程,打造“智汇市中”和高端产业专家智库,每年选拔认定科创领军人才,给予政府津贴。

强化技术保障。与有关企业共同策划山东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平台(“ITOT”项目),以服务于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国际化、资本化、产业化”为发展目标,聚焦“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领域,致力于把国际国内高精尖技术系统地产业化,着力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基地。平台注入特色核心服务和以国际专家组成的专业管理团队,为国际创新型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包括产权保护、技术交易等模块化一站式服务,帮助国际创新企业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帮助中国本土企业获得能产业化的高新尖端技术。

强化服务保障。建立“产业库、企业库、项目库、土地库、楼宇库、税源库”和“综合数据分析平台”的六库一平台体系,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市场主体升级行动、产业规划行动,搭建“10朵行业云”,切实将“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全面落实好加强市场主体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100条措施,鼓励创新、支持研发。严格落实“零跑腿”、“只跑一次”和“你不用跑我来跑”事项清单,推进事项“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家”,探索实行审批服务代办制,实现从让企业和群众只跑一趟,到网上审批、一趟不跑,再到上门服务、反向跑的转变,全力打造“十最”政务服务环境。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