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四川甘孜农民洛绒登巴:春播秋收看藏乡巨变

时间:2019-08-25 09:04:10 阅读量:0 来源:


图为村民们用联合收割机完成秋收

  10亩地、两个小时……10月1日,正在机收青稞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甲洼镇东珠村农民洛绒登巴,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感触最深的是农具的变更。

  洛绒登巴出生在农村,从小就接触农具,可以说,这40年中,各样农具一直没离开过他的手和视线。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生产队刚刚解体那阵儿,藏区农村家家户户都在正房旁边盖间“跨耳”(厢房),这可不是用来住人的,而是用来存放农具的。那时,农村还看不到“机械化”的影子,家家是春推犁杖、夏挥铁锄、秋舞镰刀、冬抡锹镐,光农具粗分就有耕地整地农具、播种农具、中耕除草农具、灌溉农具、收获农具、加工农具、运输农具等七八种之多,农具繁多杂乱,没有一个专门的屋子来装是不行的。


图为用上收割机之前,当地村民秋收时的场景。

  洛绒登巴说,“农具多,是因为农具功能原始,性能低下,比如春播,就需要人工刨茬整地、铁铧作垄、尖犁破垄、‘葫芦点子’播种、人工‘踩格子’、‘木收子’盖垄、磙子压平等七八道工序,种一条垄就需要六七个人同时忙活,人和牲畜都累得要死,春播成了难捱的一关。”

  即使是这样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也不能确保块块地保墒。为了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春播质量,1992年,洛绒登巴托人从外地购买了犁地、做垄一体化,点种、施肥、“踩格子”、盖垄一体化的新型农具——平犁和播种机。有了这两样新农具,家里春播由过去的8人同时忙碌减少到2人即可播种,而且播种质量还高,人和牲畜都松了口气。

  1998年,洛绒登巴又在县城购买了新上市的多功能旋茬机。过去地里的作物茬子都是人工一个个刨下来,现在旋茬机一下地,茬子顷刻间就被旋翻下来,而且整地、作垄、耙压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日作业量达到10亩地!这简直是一次“农业革命”!“我家春播的时候,很多乡亲都跑到地头去‘看新鲜’,羡慕得不得了!一年之后,便没人围观了,因为农村家家都买上了旋茬机。”洛绒登巴感慨地说。春播时,家家就不再人喊马嘶地紧张了,只需派三两个人把种子、化肥往机器里一放,悠哉悠哉地便把地给种好了。

  
图为东珠村农民洛绒登巴的10亩承包地

  洛绒登巴家有10亩承包地,秋收成了大问题。过去秋收,家家都是人工手割,一人累了一天也割不了1亩地,耽误农时不说,还影响收成。像青稞麦类农作物,太阳一晒,青稞崩落地了。像他家这么多的土地,用人工根本收不过来。甲洼镇政府现拥有2台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装袋三道工序一次完成!过去得10多人收一周时间的地,现在两小时便搞定了,而且做到了颗粒归仓、秸秆还田!秋收时节,整片地里,联合收割机像技艺精湛的画家,随心所欲、胸有成竹、潇洒自如地在垄间地头挥毫!片片庄稼倒下后,袋袋粮食装上拖拉机……那场面,甚是宏大而喜人!连洛绒登巴的岳母大人目睹秋收场景后,也不由感慨地说:“这一眨眼的工夫,粮食已从田间送进仓了,简直像变戏法一样!”

  
图为当地农民喜获丰收

  是的,“简直像变戏法一样”,这正是广大理塘农牧民的朴实心声。农牧民是最讲“眼见为实”的,他们从农具的变更中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从锹镐犁筐到播种机、收割机,广大藏区农牧民真正尝到了改革开放之树结出的甘甜硕果!(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扎西曲批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