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法治教育进学校不能流于形式

时间:2019-08-25 09:03:41 阅读量:0 来源:

据报道,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镇先锋村小学,戒毒民警送去的法治书籍让返校的孩子们着了迷。开学季,四川省有关方面要求做好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组织好法治教育第一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如四川等地的安排部署一样,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开学季前夕,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实践告诉我们,普法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浸润,如果能够从娃娃抓起,必将事半功倍。

当前,法治进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在各地并非新鲜事。但从眼下看,一种现象不容忽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数量虽然下降,但这类犯罪呈现出暴力化、低龄化趋势,尤其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意见和呼声十分强烈。出现这些情况,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最根本的还是一些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淡薄。这也证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案件发生,部署“法律进校园”活动很有必要。

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些地方既抓住了普法工作的主要矛盾,也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坚持以培养法律意识和养成守法习惯为重点,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手抄报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防治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从总体看,法律进校园活动在各地已经开展多年,但遗憾的是,在不少地方,这样的活动或流于形式,或时断时续,最后难以取得普法宣传的实效。究其原因,一些进校园活动多是以讲座、报告、宣传标语的形式呈现,往往缺乏趣味性,很难吸引未成年人,引起他们的关注。

其实,并非校外的法律工作者或是学校老师不用心,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良好的互动工作机制和专业的校园法治工作者。通俗地说,我们还缺少一批既专法律又懂青少年教育的人才队伍。如果说,我们以构建固定、常设的法治课程为导向,培育、引进一批这样的法治教育专业工作者,必将有效提升校园普法工作的效果。

期待校外法律工作者和学校老师共同配合,深入研究一批学生看得懂、听得懂的法治教育模式。形式不仅仅拘泥于讲座、报告、标语,还可以尝试知识竞赛、案例话剧表演、法庭模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宣教形式。法律进校园活动,就是把法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法治的光芒照进孩子们的心田。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