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公孙弘
在汉武帝时期,丞相可不是好做的,其在位时所任用的十三个丞相中,三个自杀,三个被杀,其中公孙贺听说武帝要他做丞相时,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而公孙弘在宰相的位子上,不仅做得顺风顺水,而且还开了汉朝无功封侯的先河。
公孙弘(前200-前121年),字季,西汉时薛县人。
公孙弘自幼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在薛县监狱做过狱吏,后因为犯了错误被开除而不得不以替人放猪为生。到了40多岁,不甘平庸的公孙弘开始发奋读书,专心攻读《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奉养后母也十分恭谨孝顺,逐渐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公孙弘海上牧豕图,出自清末民初马骀的《马骀画宝》公孙弘60岁时,被地方推选为贤良文学之士,因其对策与武帝相谋合,被任命为博士。后来好不容易有了个奉命出使匈奴的差事,回来后的汇报却让汉武帝很不满意,只好上书称病回家。
60多岁辞职回家,对一般人来讲,以后不会再有机会了,但公孙弘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朝廷下诏征召贤良文学之士。70岁的公孙弘再次被推荐,他深知自己的主张不能被武帝所接受,推辞再三,但人民群众就是不答应,他只好再入长安。参加朝廷的策问时,对做官没抱希望的他把自己所想的全说了出来,提出了治民八条,并希望皇帝能以德服众,注重“仁、义、礼、智”的实践及运用,最后指出,顺应天德,社会便和谐兴旺,倒行逆施,灾害就会降临。言外之意就是说,要想治理好国家,教谕好臣民,就看皇帝您自己了。主持策问的太常卿看了之后吓傻了,呈皇帝御览时特意把他的策问卷放到了最后,可能是别人写的都太假大空了吧,汉武帝竟然很欣赏他的答卷,将他定为了第一,并再次封他为博士。从此,公孙弘的官途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次,公孙弘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在朝廷议事时,只是提出问题,说明情况,闭口不谈解决办法,让皇帝自己决定取舍,一旦皇帝指明了方向,再立马给皇帝找理论依据。渐渐地得到了汉武帝的喜欢,匆匆数年,他就升迁为御史大夫,位居三公。
汉武帝皇帝是喜欢了,但一些同僚却很看不起他这种做派。如果仅仅是你自己一个人上奏倒也罢了,可对于事先与大家约定好的事情及观点,到了武帝面前,一看风向不对,马上顺从武帝的意思进行现场发挥,这让性情耿直、脾气火爆、经常被他忽悠打头炮的主爵都尉汲黯很不满意。
汲黯曾在廷议时指责公孙弘:建议是咱们一块提的,你现场却完全违背之前的说法,为人也忒不忠诚了!汉武帝问公孙弘可有此事?公孙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说:了解我为人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为人的人认为我不忠诚。
汉武帝也不是好鸟,就喜欢大臣们被他当猴耍,让他们围着自己团团转,反而越发厚待公孙弘。
如果仅仅是溜须拍马,或许还不算大毛病,反正汉武帝这种强势皇帝也没准备听大臣们多少建议,可恶的是,公孙弘有点阴。
刚正忠直的汲黯多次指斥公孙弘虚伪奸诈,阿谀奉承以博取皇上欢心:“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公孙弘很是恼火,挖空心思要扳倒汲黯。思来想去,公孙弘使出了“为国荐贤”的阴招。他向汉武帝建议说,右内史这个地方太乱,皇亲贵戚不听政令,一般人治理不了,请派汲黯这样德高望重的大臣去治理。他是想等汲黯出了岔子再治汲黯的罪。汉武帝不明就里,反而认为有道理,随即调汲黯任右内史。汲黯倒是不傻,知道这是公孙弘要陷害自己,可皇命难违,只得赴任。好在,汲黯将右内史治理得井然有序,政绩斐然,公孙弘的阴谋没有得逞。
阴损汲黯,多少还有点原因,谁叫你折公孙大人的面子呢。在另外两个人身上,公孙弘的阴损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是才高于他的董仲舒,一个是影响他独自受宠的主父偃。
董仲舒画像,图出《圣庙祀典图考》董仲舒是汉代首屈一指的儒学大师,有人把他比为姜太公,认为其有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经天纬地之才,管仲和晏婴这些人加起来都抵不过。和他比起来,公孙弘这样一个四十岁才读《春秋》的半调子,无论从年龄、学识、能力还是声望上来说,都不是一个级别。这让公孙弘很是生气,欲置董仲舒于死地。
当时,汉武帝的胞兄胶西王,骄横狂悖、凶蛮残忍,杀人如儿戏,即使是二千石的高层官员也不放在眼里:“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于是公孙弘举荐董仲舒“使相胶西王”,企图借胶西王之手除去董仲舒。董仲舒虽然明白公孙弘用心之险恶,可是皇命难违,只好前往赴任。好在“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董仲舒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格外谨慎从事,最后以“病免”告退,总算没有成为公孙弘借刀杀人的牺牲。
主父偃献过“推恩令”,为汉武帝排除了最大的稳定之患,对巩固中央集权功不可没。此后,又在铲除政治异己、抵御匈奴等方面给汉武帝提供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计策,深得汉武帝赏识。有时,即使公孙弘极力反对,汉武帝也唯奉主父偃的主张行事。公孙弘对主父偃恨得要死,时刻在等主父偃出错。
主父偃,图出明代陈洪绶的《博古叶子》机会终于来了。主父偃没有入朝为官时,曾辗转于燕、赵、中山等诸侯国,遭遇的都是冷落,所以对那些藩王们有些愤恨。为了报复,主父堰在查处燕王刘定国乱伦案时,逼其自杀。接着,主父偃又弹劾齐王“淫佚行僻”,吓得齐王畏罪自杀。其他藩王“皆畏其口”,纷纷向他行贿,他照单全收不说,还顺势做起了卖官鬻爵的生意,激起了王公贵族们的强烈不满。汉武帝怒而将他下狱惩办。可主父偃毕竟是“功狗”,汉武帝也只是想警告他一下,并没想要他的性命。可公孙弘急眼了,一改过去唯皇命是从的做法,坚持要将主父偃处以极刑:“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意思很明白,皇帝您要是不杀主父偃,您就有贪图齐国领地,故意指使主父偃残害宗室之嫌呀。话到这个份上,主父偃还有活路吗?汉武帝最终下令将主父偃处死。主父偃心胸狭隘,外巧内嫉,也算咎由自取。不过,公孙弘的阴损也可见一斑。
这样一个阴损的“小人”,公孙弘是如何获得汉武帝的赏识为相多年并善终呢?要知道,在汉武帝时期,丞相可不是好做的,其在位时所任用的十三个丞相中,三个自杀,三个被杀,其中公孙贺听说武帝要他做丞相时,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而公孙弘在宰相的位子上,不仅做得顺风顺水,而且还开了汉朝无功封侯的先河。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结为这样几个:
首先,处事谨慎,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汉武帝当政时,进行了官吏制度改革,由身边的左右近侍组成了内廷决策机构——“中朝”。军国大政的决策权在“中朝”,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只是执行“中朝”决策、处理一般日常政务的机构。虽然贵为宰相,公孙弘提出的主张和见解常常得不到采纳,且屡遭挤兑与责难。为保住得之不易的相位,他不得不做一个唯皇帝意志为行为准则的忠臣,曲意奉承汉武帝。
其次,投武帝所好,适时提出了君王最大的毛病在于不敢追求奢华,人臣最大的毛病在于不知道节俭:“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迎合了汉武帝铺张奢华的做派,为汉武帝的侈靡提供了依据。而他自己又恰恰是个重权欲而不贪图享乐之人,“身食一肉,脱粟饭”,盖麻布被褥,俸禄大都用来安顿亲朋好友,“故人宾客仰衣食,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也算言行一致了。武帝怎能不对他喜爱有加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人将“人主病不广大”理解为人主最大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够广大,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试想,如果是这样的话,公孙弘把它作为口头禅不是找死么?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孙弘迎合了汉武帝外儒内法的专制需要。作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明白儒学有助于纠正酷法弊政,但他以前当过狱吏,熟悉文法吏事,知道在实际的官场事务处理中完全按照儒学根本行不通,还需要施用法令,故强调用儒学来“缘饰”冰冷僵化的法令,正好迎合了汉武帝个人专制的需要。
可见,这样一个公孙弘的存在,不仅不会给武帝的专制集权带来麻烦,还能为儒生们起到榜样的作用,武帝当然对他宠爱有加了。
至于公孙弘的阴损,站在宰相的角度,似乎也不是那么的不堪。杀主父偃,作为同僚,公孙弘煞是绝情,但站在宰相的角度,主父偃这样一个借公事报私仇,收受诸王贿赂而毫不愧疚的“倒行暴施”之徙,也是死有余辜。董仲舒是德高望重的大儒,除了让他“使相胶西王”,还有谁能让无法无天的胶西王有所收敛,少祸害百姓呢?至于汲黯,深受武帝信任,疾恶如仇又有办法,让他去治理右内史也算人尽其才。从结果来说,胶西王善待董仲舒,并没有很为难他,说明董仲舒为相,胶西王多少还是有些收敛的;汲黯将右内史治理得井然有序,政绩斐然,更说明公孙弘的举荐是正确的。即使公孙弘的举荐夹带私心,从国家大局来说,也是应该肯定的。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