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与不变”中重塑家文化
家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被削弱
首先,家文化中的家庭结构产生巨变。祖辈、先辈们基本生活在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乃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或大家族里,人丁兴旺,温情脉脉,家庭观念浓厚、亲情意识强烈。现在,“父母-子女”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中,独生子女潮的涌现助推了家庭结构的原子化。现代化、城市化加剧了社会的流动,打破了家庭的稳定性。
一方面,农村的家庭结构被撕裂,产生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另一方面,城市高压与快节奏,使城市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浅层化。当下社会,个人的家庭意识、亲情意识受到削弱。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假期出游胜过回家陪伴家人;有时间参加同学聚会、同事聚会,却没时间参加家庭聚会,甚至家庭聚会也都在玩手机中度过。
其次,家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受到冲击。以儒家仁爱为主题衍生出的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乡里和谐等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日渐衰弱。受家庭结构、社会压力、文化多元等因素的影响,原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逐渐转变为“家有一老负担不少”,父子相残、夫妻相害等各种家庭暴力屡见不鲜,离婚率不断上升,啃老、虐老、“巨婴”在一些地方并不鲜见。
再次,家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被颠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奔涌,互联网无处不在,都给人们带来了多样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家文化中的价值取向造成巨大影响。
个体本位逐渐取代家庭本位。个体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受家庭的束缚与制约越来越少。个人生活方式出现了享乐化、娱乐化、自我化,注重感官满足,忽略精神内在追求。
功利取向逐渐替代价值取向。夫妻为房产纠纷离婚、男女朋友因彩礼问题不得而终、兄弟因蝇头小利反目成仇、亲人因利益纠纷秒变路人。这些现象都说明个人的功利取向、追求财富的目标逐渐取代了家庭和谐的目标,世俗化、功利化逐渐削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温情。
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日益取代原有的家庭权威。当下,许多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尤其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日趋平等化,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更具协商性,有别于以往的等级性、权威性。
血缘、亲情作为纽带
依旧是当下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看到家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要看到家文化有不变的地方,特别是家所具有的一些功能并没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巨大的改变。
首先,家文化所依托的基本实体依旧不变。尽管家庭结构由大家族到小家庭,但家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依旧不变,家文化也因此才有延续的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以血缘、亲情作为纽带依旧是当下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具有牢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血缘、亲情,依旧是培育个人的家庭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的主要力量。“家和万事兴”依旧为多数人、多数家庭所认同,影响着大多数人的家庭观念和家文化的建构,这一基本的家庭伦理也维系了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
其次,家所特有经济功能不变。家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还是家庭成员共同的财产单位和国家藏富于民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的日常经济收支也基本都以家庭为单位,不管是重大经济支出还是一般性支出,如买房、买车、结婚、医疗、教育等基本都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家庭的收支状况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家庭的这一经济功能将国强与民富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打下基础。
再次,家的育人功能不变。家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父母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互动关系对子女的性格、道德和行为规范等具有初步的塑造作用。家是道德培育的摇篮,既包括家庭美德,也包括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最后,家的文化传承功能不变。家不仅仅是个人身心栖息的地方,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的延续发展,中华传统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也在于中国人对家庭观念的重视。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行为习惯通过家庭这个基本单位,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人伦日用中,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顺应变化,创新传承是家文化发展方向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文化好坏不仅关系到家风的培育,还关涉到民风、国风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他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一方面,要在家文化的变中引导。比如,肯定那些良好的变化,包括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摈弃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等;对那些享乐主义、极度个人本位、不良的家教等变化给予纠偏。另一方面,要在家文化的不变中寻求创新,积极传承。比如,筑牢家庭这一基本单位,坚守血缘亲情的纽带作用,重视优秀传统美德的力量等,以此来抵御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和风气。只有让家文化在生活中传承,在实践中创新,才能逐步培育良好的家风,进而建设淳朴的乡风、民风,助推清新的党风、政风、国风。(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简臻锐)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