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为什么我对中国经济还是谨慎乐观
梁建章 携程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原子智库学术委员
近期,由于股市、贸易争端、房价控制和去杠杆等不确定因素,导致外界普遍对经济前景持悲观情绪,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的拐点,会就此跌入所谓中等国家陷阱。
我对这个观点不以为然,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比如5到10年间,中国仍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首先要明确一个逻辑: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最终由其技术和工业化水平所决定。所以和美国比经济总量和总体科技水平没有意义(除非真要和美国开战),应该比较的项目,是人均收入和人均的科技和工业化水平。对于中国的经济总量和科技水平,会引发无休止的争论。但只看人均水平,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确切的结论:
1)中国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中国的人均科技水平还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3)中国的人均科技水平还在快速成长,稳步追赶发达国家。
4)和同样人均收入的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科技和工业化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是9000美元左右,和中国差不多的中等收入国家包括泰国、巴西、马来西亚等等。从人均研发投入、专利指标等科技创新指标来看,中国远超同等人均GDP的这些国家。
由此可见,中国的人均科技和工业化水平远超这些国家,甚至接近于一些发达国家中相对落后的成员,比如希腊、西班牙等等,虽然人均收入还是远低于这些发达国家。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化水平,最终将会决定人均收入的高低。既然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超前于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那么中国的人均收入提高和经济提升就会在未来成为大概率事件。
为什么中国经济的潜力要远远好于其他中等发达国家的呢?这是由科技和工业化水平决定的。比如说,当一个国家面临国内需求低迷的问题时,一种常用的手段,就是政府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来花钱刺激经济。对于一个工业化和科技水平弱的国家来说,如果政府决定花钱刺激需求,但由于其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势必需要进口很多工业品,从而造成贸易逆差和外汇流失,引发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几乎所有的中等收入国家,由于自身的科技和工业化水平 不够,都会经历周期性的货币贬值,虽然看似经济持续增长,但实际上货币贬值抵消了大部分的收入增长。
而中国(类似以前的其他东亚国家)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如果需要用经济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基本可以用国内的工业产能来满足需求,不会引起大幅度的贸易逆差和货币贬值(在资本适度管制的情况下)。正因为中国的工业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所以能在货币不贬值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中国的科技水平之所以胜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部分得益于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劳。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的数理化成绩好已经得到公认,中国人勤奋程度也有口皆碑。只要参与全球竞争(不闭关锁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就肯定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且巨大的人口规模,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巨大优势。(详见拙作《人口创新力》之相关论述)。所以,中国的人均科技水平接近其他发达国家,应该没有太大的悬念。
那么有人会问,中国的人均收入为何滞后于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呢?其中有很多原因,中国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和闭关锁国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水平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至于现在人均收入依然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则是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尤其是大城市化程度还太低。因为几乎所有的创新活动都发生在城市,特别是那些人口聚集的大城市。创新导致的效率提升主要体现在工业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而农业和资源型行业的效率提升十分缓慢。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5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将近一半人口还有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潜力。
中国不仅城市化率滞后,而且其大城市化率更加滞后。中国排名前二十的大城市人口总和,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二十,这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极低的水平。目前这种人口布局,既不利于收入提高,也不利于创新创业,更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中国为什么大城市化率特别低?这和过去的户籍制度和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如果未来中国加快大城市的扩容,让人口充分自由的流动,那么中国的人均收入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种理论上可行而且高效的扶贫方式,是让三千万贫困人口迁入有大量工作机会的一二线城市(这需要花大约1万亿在一二线城市的郊区投资建设廉租房和其他公共设施)。
我们再来看看对中国经济悲观判断的几个常见论点:
一、重蹈日本八十年代末贸易战的覆辙
日本在八十年代末和美国产生贸易摩擦,结果是日元升值,引发房地产泡沫,以后经济一蹶不振。中国现在的情况表面上类似,但是这种观点还是犯了看总量不看人均的错误。当时虽然日本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一半左右(和现在中国类似),但是人均收入已经接近甚至于超过美国,而现在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只有美国的20%,城市化率也远低于当时的日本,所以完全没有可比性。中国人均收入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城市化和大城市化严重不足所造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经济不同于八十年代末的日本,还有很长时间的增长潜力。
二、房价问题
近年来,中国一二线大城市出现了房价高涨的现象,政府对此出台了各种限价政策。高房价意味着中国对于大城市的住宅还存在巨量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会在短期内带来各种压力,但长期来看,正好说明中国在城市化和大城市化方面还有巨大潜力。中国在基建和造楼方面的效率是世界一流的,只要政府在这些城市大幅度加大土地供应,就能把需求变换成动力。
三、低生育率问题
中国的生育率未来将持续走低,但是低生育率的影响要二三十年,近期还不至于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人口规模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关键优势,要及时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才能确保中国人口规模的优势得以持续。总的来说,中国在人力资源方面还有巨大的投资潜力,既可以刺激经济,也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还有人会问,中国的科技进步能持续吗?会被美国封锁吗?应当说,美国政府发起的贸易争端的确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美国一国的关税壁垒和投资限制,对于整体中国的对外交流的制约作用并没有那么大。除非中国成为全球的公敌,大多数国家以及大多数美国的学者和企业家,都还是会和中国的企业和学者进行正常的交流。过去一段时间大家热衷于和美国比经济总量和科技竞争力,没有实际的指导行动的意义,又不是要真的要打消耗战。即使中国的科技总量未来超过美国,也只是世界创新体系的一小部分。所以,中国应该长期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向全世界虚心学习的态度。建立命运共同体,保持和全世界尤其是其他的创新大国紧密的双赢合作关系。最近听说一些国际互联网公司正在和中国政府商讨回归中国,这对于中国的企业界和科技界加强对外的交流是非常有好处的。
总体而言,中国的人均收入滞后于科技和工业化水平,而且中国的科技水平还正在快速提升,即使贸易争端也不会扭转这一趋势,所以我对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之所以是“谨慎”乐观,因为前提之一是需要在城市化和鼓励生育这些方面推出积极的政策改革。
—— 腾讯新闻出品 ——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