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临高制造”渔船闯进非洲市场

时间:2019-08-25 08:51:53 阅读量:0 来源:

原题:“临高制造”渔船闯进非洲市场 100艘钢制渔船将出口莫桑比克,预估产值12亿元

“现在多条生产线在同时作业,力争早日让从临高造出来的船开到非洲去!”8月21日上午,海南凯鸿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鸿船舶)董事长张朱晟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7月,公司接到来自非洲莫桑比克渔业公司100艘钢制渔船的订单,目前正在紧张生产中。第一批30艘船舶预计今年9月底交付使用,其余的70艘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建造任务。

位于临高金牌港经济开发区的凯鸿船舶,是我省一家大型船舶修造企业。在船体联合车间、总装平台、舾装车间、涂装车间等多个车间里,切割机、液压机、起吊设备等数十种设备投入工作,切割精准、拼装到位,现代化造船流程有条不紊进行中。

“这100艘出口船舶订单预估产值12亿元,每艘船只排水量达200吨,主要用于远洋捕捞。”张朱晟说,凯鸿船舶是浙江第五季实业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凯瑞德)旗下的一家大型民营股份制修造船企业,2014年收购临高一家濒临倒闭的造船厂,并用两年多的时间整合资源,于2017年开始投入生产。

张朱晟表示,在临高设厂造船,一是因为海南是渔业大省,船舶修造业市场广阔;二是因为临高金牌港经济开发区有区位优势,船只建造完成之后,直接通过重吊船就能运送至目的地,运输成本较低。

凯鸿船舶积极开拓国内外船舶修造市场,今年在母公司的帮助下获得100艘出口莫桑比克的船舶订单。针对国内市场,凯鸿船舶也全力出击,目前接到来自省内外的60余艘钢制渔船建造订单。

据临高县工业局负责人介绍,目前临高共有4家造船企业,2017年,全县造船业产值超过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超过70%。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下,临高积极鼓励引导造船企业建成涵盖生产、制造、销售、安装、调试、检测、检修等各种船舶相关业务为一体的修造船基地。该修造船基地建成之后,将具备每年维修、建造200艘钢制渔船的能力。(记者刘梦晓 特约记者吴孝俊 通讯员张永花)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