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助力提质增效 并购重组积极信号显现
二级市场持续走弱的压力逐步向一级市场传导,一二级价差倒挂、商誉减值压力巨大等都成为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障碍。近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着力提升审核效率,以优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为引领,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研究探索小额快速并购制度。业内人士分析,监管层压缩审核时间等将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产生重要助推力,随着市场渐趋稳定,大型国有企业等优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将逐步增多,并购方向以产业整合为主。
并购重组节奏放缓
“从一线市场感知来看,现在的并购重组业务环境并不是很好,并购重组市场不够活跃。”华夏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中心董事总经理田玉民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忽悠式、跟风式重组乱象确实少了,但符合行业增长逻辑、聚焦主业或上下游的产业并购数量并未明显上升。”
从上市公司层面看,多家公司确实放缓了并购重组的节奏,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开始主动出让此前并购而来的资产。
“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是导致上市公司不愿进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重大资产重组的重要原因之一。”田玉民表示,原来上市公司是用四、五十倍市盈率的股权去换股收购十三、四倍市盈率的标的资产,现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只有十几倍的市盈率,再去换股收购同一标的资产成本更高,标的方也不愿意。
股价持续下行带来“一二级倒挂”,也就是一级市场的估值高于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收购成本大幅增加,从而降低了收购意愿。
同时,此前上市公司并购形成的高额商誉减值压力也阻碍了并购重组进程加速。记者通过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截至今年一季报,A股上市公司累计商誉高达1.34万亿元。川财证券研究指出,以各个行业历史商誉减值损失计提情况来估算,预计2018年创业板整体的商誉减值损失为71.18亿元,占创业板2018年预期净利润的5.23%。
“不并购,无商誉。”盈宽财经首席分析师赵松柏表示,此前并购重组大幅增加,高溢价、高业绩承诺导致上市公司的商誉总值不断攀升。尤其是在一些热门行业,商誉动辄就会超过净资产。部分并购标的业绩证伪,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巨大压力,成为一些上市公司主动出售此前并购获得资产的动力,也影响了继续参与并购重组的能力和意愿。
审核效率提升
近日,万华化学吸收合并万华化工引市场关注,本次重组从证监会受理至过会,审核用时仅12天。
证监会发言人对此表态,证监会正着力提升审核效率,以优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为引领,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证监会将一如既往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分道制”方案,进一步压缩审核时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研究优化并购重组流程和监管机制,配套完善上市公司停复牌制度和交易所问询制度,研究探索小额快速并购制度,运用科技手段保障并购重组提质增效,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田玉民认为,证监会当前提出探索研究小额快速并购制度,其目标在于进一步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做大做强,是真正培育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的政策之一,对后续并购重组市场是一个积极信号。
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已经有所回暖,审核速度也在逐步加快。联讯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共实施并购重组2047单,交易金额1.15万亿元,同比增长40.5%,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为例,2017年证监会审结的并购项目24宗,平均单个项目用时124天。2018年至今,单个项目用时下降为105天,体现了审核效率的显著提升。
提质增效趋势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在一二级市场倒挂明显,上市公司再融资难度增加的背景下,并购重组市场更加规范理性。
“目前市场更加关注并购整合绩效,关注并购后运营管理能力,关注上市公司主业与标的业务是否能够产生协同,不再一味追求并购,尤其是跨行业并购。”华南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
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很多跨行业并购市场并不看好,有些上市公司重组方案出来后股价不涨反跌。这让很多上市公司并购变得更加谨慎。聚焦主业发展、围绕核心能力和产业链上下游并购已成为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资发起的并购重组成为市场的亮点。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加大产业整合力度,甚至频频入主上市公司。
比如,上海电力8月15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筹划将旗下全资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注入上海电力。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在8月受让天沃科技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5.81%股权及得到14.87%对应的表决权委托,上海国资委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在目前的二级市场环境下,低估值甚至一二级市场价格的倒挂限制了缺乏现金的上市公司发起并购重组的能力。预测下半年并购重组将更多发生在拥有充足现金流的上市公司上下游整合上。一些需要新融资渠道的国有企业也有机会借助较低的二级市场估值实现自身的改革诉求。”西部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陈大鹏表示。(记者 孙翔峰 陈健)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