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市集带给台湾食客清新感
货架上的蔬菜水果,都来自小农的供应。(资料图片)
顾客在新北市三重区的小农市集选择蔬果。(资料图片)
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岛内的消费者心生不安。小农市集看中这一机会,推出无毒、有机的蔬菜水果,让消费者直接与果蔬生产者对话互动,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据台湾农夫市集地图统计,全台形形色色的小农市集已经超过100个,与此同时,还有社会企业成立网上平台,协助小农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台湾《中国时报》认为,小农市集崛起,翻转了岛内的饮食文化。
产销见面重视交流
位于新北市的林口台地农夫市集,是邱语玲与其丈夫林元郁邀集有相同理念的朋友一起创立的,已经走过8个年头。每个月的第二周和第四周,这里就像过节一样。采买民众仔细询问摆摊农人,他卖的蔬果产品是否用农药、施什么肥、如何保存,甚至探讨如何料理。现场不时有果醋、青酱料理DIY(自己动手做)活动,让民众利用有机蔬果,动手制作健康食品。
邱语玲说,当初因丈夫身体出状况,两人决定退出职场,并试着在公公位于林口的自家田地种植蔬果。但种出来的蔬果没有销售渠道,只能透过亲朋好友介绍贩卖,连儿子同学家人也要努力推销。
“如何把产品卖出去,是所有农人的烦恼。”邱语玲说,那个时候林口的农地很多,他们发现许多回乡务农的青年同样面临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辗转之下,不想加入传统产销体系的一群人,决定自己创办市集,自己的产品自己卖。一开始,他们在公园摆摊,但这明显违法,在新北市农业局的积极辅导下,最终他们得以进驻南势的市民活动中心,逐渐成为附近居民采买食材的首选。
邱语玲说,农人通常只会种不会卖,加入市集后与消费者接触,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遇到挑剔的顾客,甚至都会信心受挫,但好的客人也会提供积极的建议。为了擦亮市集招牌,林口台地农夫市集的农人们彼此监督,种植同样作物的人彼此合作又竞争,还会不定期带着消费者到产地旅游,直接让主顾看生产流程。邱语玲说,“市集不只是交易,更重视交流。”
邱语玲表示,农人全靠市集生活不太可能,他们两周才摆摊一次,一次只卖3小时,但市集是很好的宣传、展示平台,提供农人与顾客认识的机会,不少客人觉得蔬果品质好,以后可透过电话订购,省去逛市集的时间,更有芽菜小农因此顺利打入有机超市通路。
精心营造和谐氛围
花莲好事集成立于2010年12月,起初由一群具有相同理念的小农组成,他们相信“好人多的地方,总有好事发生”,透过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面,建立朋友般的关系,经过不断的搬迁,最终落脚在花莲市区自由广场。除卖自家蔬果、手工制作,还有音乐分享、DIY体验、公益团体义卖活动。理事长黄彦儒表示,目前市集以吉安、寿丰种植蔬菜农友为主,另有6名分别远从瑞穗、玉里北上的果农和茶农,总计有34个固定摊位,超过30名小农投入其中。
好事集摊位申请容易,志在提供好事物,建立有机小农、友善耕作者交流平台。黄彦儒说,只要不使用农药、不碰化学肥料、不施除草剂等的友善耕作农户都可申请加入,具友善环境理念的创作人同样受理,1年负担500元年费,摆摊收入10%纳入公积金,作为小农间每3个月开会聚餐费用。黄彦儒坦言,花莲好事集业绩不如过去刚起步时稳定,搬迁到自由广场,因地方空旷少遮阳处,努力营造小农、消费者喜好的环境,目前朝向建立艺文广场氛围迈进。
珍贵之处在于稀少
虽然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但岛内专家认为,但小农市集占农产交易市场的比例仍低,传统市场仍是主流。
吴其璁是花莲东华大学创新育成中心的专员,长期研究小农市集,也曾是“花莲好事集”经理人。他认为,小农市集与传统市场比较,品项显得较少,但会来的顾客就是喜欢与生产者“面对面”的感觉。小农市集虽是交易现场,商业气息却没有那么浓厚,反而是理念实现的地方。
吴其璁发现,这群顾客通常是老师、公务员等所谓“中产阶级”人士,他们大多有敏感的食品安全意识,对无毒农业、友善耕作有一定了解,更不认同中间商层层剥削,愿意直接跟农人买,让农人付出获得该有的回报。他认为,小农市集要生存下去,应该结合在地特色,做出自己的定位,展现自己的不可取代性。
长期辅导小农市集的新北市农业局技正李瑞玲表示,目前农产品交易量,小农市集占比可能不到10%,主要还是以中南部大规模生产的“惯行农业”为主,不太可能被小农市集取代。小农市集大多强调有机、友善与无毒耕作,因耕作困难,不能洒药、施化肥,数量当然较少,但这些弱点也是他们优点,反而是能吸引顾客的原因。“珍贵之处在于稀少!”(记者 吴亚明 孙立极)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