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农村振兴,不能让村庄只有“走出去”的脚步

时间:2019-08-25 08:25:44 阅读量:0 来源:

国扶贫成绩成为世界“奇迹”,国际各界赞叹中国脱贫事业为世界脱贫事业带来的贡献不容忽视。转眼间,精准扶贫理念已经提出四年了。在这一理念提出四周年之际,新华网思客推出策划,邀请专家撰稿,谈变化,说建议,探讨分析扶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怎么打。本期,思客特约时评人李育蒙走入扶贫村庄,与村民、乡村干部和高校扶贫干部交谈,感受乡村活力,探讨农村振兴。

图片为航拍湖南湘西竹子寨全貌

  2017年9月,湘西北的武陵山国家扶贫攻坚区的一个小山村,格外热闹,在一个原生态青蛙养殖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捉蛙赛”在此上演,300多人现场参与或围观了这场比赛,而现场的视频和图片更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给深山里的乡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热闹场景。

图片为作者提供的“捉蛙赛”现场图

  这只是武陵山区贫困攻坚计划实施以来,一个小山村的缩影。在笔者看来,精准扶贫以来,越来越多曾经沉寂的小山村,开始被唤醒,开始变得有生机,开始借助互联网走出去。

“安居乐业”是村民的直观感受

  四年来,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实践,农民的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安居乐业”是村民最直观的幸福感受。“异地搬迁”补齐了农村贫困家庭的住房短板,实现了贫困村民的“安居梦”。近年来回老家,笔者有个切身的感受,村民对于农村生活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随着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怨言”不断减少。特别是通过“异地搬迁”,将不宜居住地区的农户集中搬迁,提供更加宽敞的住房,提供水电等统一的生活设施,包括休闲用的花园、健身器材等,村民的生活在不断向市民化靠近,生活品质出现质的飞跃。“精准扶贫”实施以来,一大批后盾单位、扶贫单位进驻农村,不仅带来了农村活力,也进一步打开了村民的视界,“有事先发个微信,买东西先淘宝一下,付款时问问有没有二维码”,这些都让村民们觉得更加跟上了这个时代。

  而笔者在与村民、乡村干部和高校扶贫干部的交谈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精准扶贫四年来,乡村的“旧账”正在快速地补上,村屯道路、人饮工程、村村通、班班通等工程的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观和完善。道路宽了好致富,乡镇旅游随即兴起。城里人的笑容来自对农村生活的体验,而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的笑容则来自农村环境改善带来的收入增加、物质与精神的进一步丰足。

  精准扶贫将扶贫对象精确化,谁贫困就扶持谁,从摸底到实施,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表现基于精准扶贫的“大摸底”,有利于乡镇秩序的规范和重建,对于基层作风建设也是一次较好的推动。而对于村民来说,笔者见到了他们领取新房钥匙时发自内心的喜悦,也看到了他们积极学习新的交流、生活方式,跟上时代潮流:微信办公、支付宝付款、手机app看新闻……村民用“流量”换取对这个国家的关注和对信息的渴求,也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表达渠道。这一切不仅渐渐地改变了“呆板”的农村形象,也渐渐改变了百姓打“麻将桌”的陋习。

农村振兴根本在于人才培养

  打好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要坚持执行。精准扶贫着力补齐发展的薄弱地带,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但是扶贫到了最后阶段,暴露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扶贫不能急功近利。笔者先后与基层乡镇扶贫干部、大学博士服务团成员、村民和基层党校的老师进行了交流。他们在交流中提到,实现“脱真贫、真脱贫”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坚持,有恒产者才会有恒心,比如异地搬迁,应该进一步关注贫困户搬迁后的生活发展。再比如,志愿团、慰问团、考察团……一波波相继往村里去,送钱送物送慰问,但真正投在扶贫领域的精力和深度还不够。

  扶贫中资源分配的均衡问题也值得注意要平等对待每个贫困户的需求,“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一些贫困村得到的资源福利相对较多,基础设施等的建设更加完善,众多的资源倾斜下来,让周围的其他村庄的村民也甚是羡慕。

对于扶贫领的腐败问题也要加强监管在精准扶贫的同时,也要加强精准执纪和精准监督,在精准扶贫中精准“拍蝇”。

  农村的苏醒和振兴,根本在于人才培养农村要振兴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智力扶贫、从教育上入手,不仅要考虑如何鼓励村民“走出去”,也应该吸引村民“留下来”。不然一个村庄只有外出的脚步,即使给你建好了房子,选好了产业,依然阻挡不了村民“外出”的脚步,那这样的扶贫意义大减,乡村也就很难振兴。 (编辑:王乙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