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要用好“三副眼镜”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方面的问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性的党内活动,是对党员干部队伍每年例行开展的“党性体检”。如何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达到让全体党员补足思想之钙、红脸出汗整改问题、对标先进争做合格的效果,就要用好“三副眼镜”,抓实学和做,落实“接地气”的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做到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立行立改、常态可行。
要用好“万花镜”,丰富形式载体,做到“入脑入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入”,充分认识到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人是“感性动物”,因不同的成长经历、工作生活环境、教育程度,对于学习的接受方式和能力“参差不齐”。因此,“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因人而异、以人为本,要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党员,丰富“学”的形式和载体,做到“百花齐放”,针对农村党员,要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站点、“农民夜校”、“党群集中活动日”、“党支部主题党日”、党建微信公众号、党建APP等载体和平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三会一课”、集中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初心、观看《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系列微视频重拾入党初心等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针对机关党员干部,要采取职工会上集中学、支部会上交流学、谈心谈话督促学、对标合格整改学等方式,让每名机关党员对照合格找差距,亮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真正让党员干部“入脑入心”。
要用好“显微镜”,深挖问题病根,做到“立行立改”。人生病,治标容易而治本难,就是因为病的表象容易发现而病根“隐藏较深”。“两学一做”是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党性体检”,基础在学,就是要发现“病情”治标,关键在做,就是要深挖问题“病根”治本。因此,要做到治标治本,就要用好“显微镜”,从小入手、从细节抓起,把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问题深挖出来。采取“算细账、晒党恩,寻问题、晒承诺,比服务、晒奉献,亮措施、晒目标”的方式,晒出自己的问题,晒出自己的承诺,将每名党员置身于广大群众监督的“显微镜”下,把自己的“隐藏”的问题“彻彻底底”暴露出来,挖出自己“潜伏”的病根,在群众的监督下,做到立说立行立改,将“萌芽”的问题扼杀在“阳光下”,把病根彻底“拔除”,做到治标治本“身体健康”。
要用好“望远镜”,细化任务分解,做到“常态可行”。“基层是根针,连着上面千条线”,“基层是个框,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基层党员干部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很多文件看完了但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导致做了很多无用功,工作效率低下。如何让基层在繁忙的工作中,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抓实,就要放眼高远、纵览全局,要常态化就要有制度推进,要制度化还要常态可行。要针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量身定制”学做计划,聚焦领导班子强化党的领导、党员领导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基层党组织规范组织生活、共产党员履行基本义务4个问题导向,坚持以为基层减负、抓实基层工作为导向,按照可量化、能落地、好操作原则,结合基层实际,将“两学一做”以清单的形式分解细化任务,明确工作内容,给文件“瘦身”,让文件更“接地气”,为基层减负,使基层组织和党员学有目标、做有标准、改有方向,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常态可行。(姓名:宋福,网名:宋富,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外滩风景,单位:中共眉山市委组织部,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