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答好传承长征精神的“三份答卷”

时间:2021-10-27 06:41:00 阅读量:1 来源:

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立起了中华民族伟岸的精神丰碑,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富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长征精神的“历史馈赠”中联系现实、远观未来,砥砺前行道路、探寻发展路径,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行,接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答好“理想信念”卷,激发无畏险阻之志。生死关头见英雄,关键时刻见担当。从危机四伏、被动撤退的困局中逆转,在千难万险、风刀霜剑的环境中前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上,前有雪山、草地、悬崖峭壁,后有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但是红军将士不怕前有“荆棘”,后有“滚石”,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激发奋进力量,心中的远大理想凝聚着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吹响征服远程和艰难险阻的号角。山水迢迢、风雨兼程,红军将士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双腿中弹仍踉跄前行,理想信念是他们笃志前行、心无旁骛的“灯塔”。“灯塔”烛照未来,理想凝聚力量,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在鉴往知来中提升历史自觉,在拼搏奋进中担当时代使命,凝心为“强志”,聚力为“重拳”,强化担当作为,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不懈奋斗的力量,向着光明宏大的未来迈进。

  答好“为民初心”卷,照亮风雨兼程之途。“半床棉被”里诠释着免受寒冻的暖民之心;“一张借据”诉说着不取群众的钱物的优良作风;“一只藤碗”里蕴含着感念群众恩情的真挚情怀,长征路,长征情,每一个红色故事里都饱含着红军将士对百姓的殷切深情,情怀悠远如江河长流,初心隽永似松柏长青。党员干部要把党的为民初心传承好,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扬好,怀着对群众的赤诚之情和对生命的敬佑之心沉一线、入田埂,走千家、进万户,不懈奋斗为民,无私奉献为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与群众肩并肩共担风雨,臂挽臂同步向前。党员干部要铭记红军的丰功伟绩,继续开拓为民伟业,立足岗位切实履行职责,躬下身为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心相连、情相融、意相通,不回避困难、不逃避问题、不示弱于挑战,在为民解忧中“磨好剑”,在为民服务中“挑大梁”。

  答好“勇于斗争”卷,凝聚实干有为之力。条件极其艰苦、环境极为恶劣、敌军极度凶残,跋涉于万里长途,红军将士向前走的每一步里都险象环生,向前行的昂扬之姿中凝聚着铁胆雄心,红军战士以“偏向虎山行”的斗争意志和壮举书写了豪气干云、恢弘壮阔的史诗。腾蛇乘雾飞行、大鹏直上九天,党员干部壮志在胸、雄心不止,当朝着壮阔征程驰骋万里、所向披靡,勇于向难而进、向险而行,当烈火淬炼出的“铁血英雄”,做闯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在烈火中淬炼出英雄本色,在闯关中闯出英雄胆魄,不怕风急浪高,无惧水深流急,让勇入旋涡的“航船”成为中流击水的“战舰”,以“闯”的姿态战胜风险挑战,以“干”的决心压倒一切困难,以铁马横戈的“敢战精神”赴新时代的“赶考之路”,脊梁立于天地,铮音响彻四海,熔铸冶炼为精神,在斗争中敢战能胜。

  作者:郭素娇  编辑:金妮  责任编辑:王琳  终审:喻丹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