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贵州从江:返乡就业圆了“梯田梦”

时间:2020-09-04 20:55:38 阅读量:2 来源:

 

  9月3日,加榜乡加榜村村民莫艳翠在展示竹编工艺品。莫艳翠今年43岁,壮族,2014年从广西回乡创业,创办了从江县加榜民间竹编工艺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30多人就业。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以美丽的梯田景观闻名,但同时也是贫困乡镇。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少外出打工的人纷纷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旅游相关产业,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

 

  9月3日,加榜乡加榜村村民莫艳翠在整理竹编工艺品展示区。莫艳翠今年43岁,壮族,2014年从广西回乡创业,创办了从江县加榜民间竹编工艺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30多人就业。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以美丽的梯田景观闻名,但同时也是贫困乡镇。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少外出打工的人纷纷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旅游相关产业,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9月3日,加榜乡加榜村村民黄红蓝在手工艺作坊外留影。黄红蓝今年27岁,壮族,2014年从深圳打工返乡,在一家手工艺作坊内上班,负责制作蜡染、发饰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以美丽的梯田景观闻名,但同时也是贫困乡镇。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少外出打工的人纷纷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旅游相关产业,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9月3日,加榜乡加榜村村民莫艳翠在制作竹编工艺品。莫艳翠今年43岁,壮族,2014年从广西回乡创业,创办了从江县加榜民间竹编工艺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30多人就业。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以美丽的梯田景观闻名,但同时也是贫困乡镇。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少外出打工的人纷纷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旅游相关产业,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

  

  9月3日,加榜乡加榜村村民黄红蓝在手工艺作坊内染布。黄红蓝今年27岁,壮族,2014年从深圳打工返乡,在一家手工艺作坊内上班,负责制作蜡染、发饰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以美丽的梯田景观闻名,但同时也是贫困乡镇。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少外出打工的人纷纷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旅游相关产业,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9月3日,加榜乡加榜村村民黄红蓝(右)在手工艺作坊内学习蜡染。黄红蓝今年27岁,壮族,2014年从深圳打工返乡,在一家手工艺作坊内上班,负责制作蜡染、发饰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以美丽的梯田景观闻名,但同时也是贫困乡镇。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少外出打工的人纷纷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旅游相关产业,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9月3日,加榜乡加榜村村民黄红蓝在手工艺作坊内整理布料。黄红蓝今年27岁,壮族,2014年从深圳打工返乡,在一家手工艺作坊内上班,负责制作蜡染、发饰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以美丽的梯田景观闻名,但同时也是贫困乡镇。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少外出打工的人纷纷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旅游相关产业,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