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和龙市西城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蝶变”换新颜
本网吉林讯:(唐惠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西城镇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切入点,坚持环境整治标准,助推生态宜居西城建设,打造人居环境新名片。

强化部署,高位推进促落实
今年以来,西城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坚持微打造、精提升,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全力改善乡村面貌,擦亮乡村振兴底色。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亲自挂帅“带头出征”,多次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督导、亲自落实,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实际问题,高位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快落到实处。
上下联动,以身作则齐上阵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深做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高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攻坚”工作,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村书记、第一书记领着干,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群众比着干,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整治工作作为常态,将“净、亮、美”作为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和村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截至目前,西城镇共出动人员500余人次,动用各种车辆、机械68台次,清扫村内道路60余公里、垃圾100余处90吨,清理农业废弃物16吨,清理粪堆柴草垛30处,清理河道淤泥1000余米、清理秸秆6处20车,庭院整治61处,拆除各种废弃建筑物12处,拆除破损栅栏围墙10处1000余米。
集中攻坚,全民发动显成效
以示范村创建为有力抓手,积极宣传动员提升广大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的知晓率和参与主动性。推进村内周边绿化、美化工作,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广泛动员群众开展庭院经济。各村因地制宜,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审议并通过具有西城特色的村规民约,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等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农户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着力建设亮点,扮靓村庄,确保村庄环境整齐、干净、有序。着力建设亮点,扮靓村庄,确保村庄环境整齐、干净、有序。
下一步,西城镇将继续把村庄环境改善提升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示范村创建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力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激发广大群众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情,努力让村民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强化部署,高位推进促落实
今年以来,西城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坚持微打造、精提升,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全力改善乡村面貌,擦亮乡村振兴底色。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亲自挂帅“带头出征”,多次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督导、亲自落实,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实际问题,高位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快落到实处。
上下联动,以身作则齐上阵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深做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高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攻坚”工作,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村书记、第一书记领着干,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群众比着干,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整治工作作为常态,将“净、亮、美”作为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和村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截至目前,西城镇共出动人员500余人次,动用各种车辆、机械68台次,清扫村内道路60余公里、垃圾100余处90吨,清理农业废弃物16吨,清理粪堆柴草垛30处,清理河道淤泥1000余米、清理秸秆6处20车,庭院整治61处,拆除各种废弃建筑物12处,拆除破损栅栏围墙10处1000余米。
集中攻坚,全民发动显成效
以示范村创建为有力抓手,积极宣传动员提升广大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的知晓率和参与主动性。推进村内周边绿化、美化工作,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广泛动员群众开展庭院经济。各村因地制宜,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审议并通过具有西城特色的村规民约,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等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农户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着力建设亮点,扮靓村庄,确保村庄环境整齐、干净、有序。着力建设亮点,扮靓村庄,确保村庄环境整齐、干净、有序。
下一步,西城镇将继续把村庄环境改善提升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示范村创建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力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激发广大群众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情,努力让村民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热度排行
推荐